福州工字鋼電爐企業傳統制氧方式主要選用深冷分離法,又稱低溫精餾法,1902年由林德教授發明,實質就是氣體液化技術。通常采用機械方法,如用節流膨脹或絕熱膨脹等方法,把氣體壓縮、冷卻后,利用不同氣體沸點上的差異進行精餾,使不同氣體得到分離。
該方法的特點是產品氣體純度高,但壓縮、冷卻的能耗很大,規模不同,制氧成本在0.25-0.7元/Nm3不等。同時,電爐生產對氧氣的需要是間斷式的,深冷制氧工況是連續不斷的,所以為了滿足生產需要,在生產過程中通常會有放散的情況發生,放散率一般在10%左右,高的可達20%以上。
隨著近兩年電爐復產的熱潮,還有很多復產的電爐面臨無氧可用,而制氧裝置建設周期較長,企業只能通過采購液氧氣化來實現生產供氧。由于鋼鐵行情的持續火熱,現在市場上液氧價格在1200-3000元/噸不等,這樣企業的用氧成本在1.7-4.3元/Nm3不等,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。
還有一些企業受環保政策、地方供電限制等因素的影響,在生產中經常面臨非計劃短期停車,生產不能持續進行的尷尬局面。而深冷分離制氧裝置,開停車比較繁瑣,順利的情況下,冷啟動仍需要2-3天左右。所以對面臨政策性停產的企業,并不適用這種制氧方式。
相比深冷分離制氧方式,變壓吸附制氧技術具有制氧成本低、開停車簡單、負荷調節方便的特點,更加契合電爐生產對氧氣的需要。
以上就是福州工字鋼電爐企業用氧現狀及痛點,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