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安透水混凝土對城市的生態(tài)保育功能比喻成“呼吸器”:下雨時雨水滲下去,晴天時土壤中水氣“跑”上來,地表與空氣形成熱量與水分交換,可降低地表溫度,增加濕度,調節(jié)氣候。這樣就避免了封閉性混凝土施工造成的地下水位下降、熱島效應等“城市病”。
除去生態(tài)功能,城市采用
陜西透水混凝土建設道路、廣場,還可以選擇深紅、淺黃、嫩黃等顏色,豐富了城市景觀,在經濟上也劃得來。測算,南京適合改造為透水人行道的面積有370萬平米,改造后可蓄水69萬立方米,相當于70臺水泵的排水量;這部分降水混入污水通道處理,多花的污水處理投資更難以估量。而透水混凝土的花費,只相當于好的面包磚的建設成本。
透水混凝土之所以滲水透氣,在于其“沙其瑪”般的截面結構,水氣通過孔隙滲透。據介紹,透水混凝土通過特殊的膠結料拌合,混凝土顆粒飽和粘結,留有蜂窩樣的孔隙,雖然透氣孔率達17%,但強度仍能達到C30級,卡車都不會壓壞,孔隙還能吸收汽車噪聲,因而也適用于城市快、慢車道;而傳統(tǒng)混凝土是不飽和顆粒,需要砂漿凝結,就阻斷了水氣交換。
目前,
西安透水地坪已在西方國家大規(guī)模采用,到2009年,德國80%的市政道路將采用透水混凝土。我國在“國家生態(tài)園林城市”考核中,也要求建成區(qū)道路、廣場的透水混凝土面積不低于50%。在南京,仙林大學城、秦淮河、珠江路也在試用透水混凝土鋪設廣場、步道。